2007年第9期《博览群书》杂志发表我写的《藏书家李盛铎》一文后,引起一些朋友的兴趣,与我谈起李盛铎的一些轶闻往事。一位老先生说,他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看到过李盛铎任京师大学堂总办时的署名文书。一位熟读清史的朋友则告诉我,李盛铎是晚清官场很走红的官僚,亦是戊戌政变中的风云人物。
我对李盛
李盛铎是光绪十五年(1889)己丑科殿试一甲第二名,即那年进士科的榜眼。他原是依附于帝党官僚的,所以也曾经有过维新倾向。1898年春天,各省旅京人士纷纷成立以省为单位的学会,如闽学会、陕学会、蜀学会等。维新派遂将各省学会联合起来,宣布以“保国、保种、保教”为宗旨,并拟定章程30条,组织了已经有近代资产阶级政党雏形的保国会。保国会由康有为发起,李盛铎出面组织,于当年4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。当时列名入会者186人,以后又陆续有人加入,保国会的成立将维新变法运动推入一个新的高潮,李盛铎此时与康有为、梁启超等维新人士过从甚密。可不久,顽固派官僚接连上奏,攻击保国会“包藏祸心”、“阴谋叛乱”;咒骂康有为“僭越妄为,非杀不可”。李盛铎惶恐不安,又闻御史潘庆澜欲参劾首倡成立保国会诸人,便急忙检索名册,自削其名。慈禧太后的政治态度越来越明朗,一再对维新派人士进行打击,政治力量对比明显对维新派人士不利。于是,不少会员纷纷退出保国会,该会处于自然解散的境地。李盛铎为求自保,乃抢先连奏三本,抛出保国会诸人,以后又投靠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,积极为其出谋划策。在“百日维新”期间,他受荣禄指使,上本奏请光绪帝奉慈禧太后去天津阅兵,企图实现后党顽固派官僚以武力胁迫光绪帝退位的阴谋。戊戌政变后,李盛铎一度任清朝驻日公使,负有监视康有为等一批逃亡日本的维新派人士的秘密使命,曾经多次派密探跟踪并伺机抓捕康有为。所以,李盛铎在戊戌变法运动中的所作所为,可以说与袁世凯相同,是彻头彻尾的投机政客。他们都一度接近过帝党维新派,但在政治风云变幻中又很快出卖维新派,并且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,步步高升到显要职位。李盛铎出任过驻日公使,归国后又担任过顺天府丞。1905年还受清朝政府派遣,出洋考察过宪政。到了1911年武昌起义时,清廷又将他由山西按察使擢拔为布政使兼护理巡抚,已经相当于代理省长的职位了。他在民国建立后,还担任过山西省民政长、总统府顾问、参议院参政,以及北洋政府的农商总长,参议院议长等要职。
我曾经看到一个电视剧本《戊戌年》,里面也描写了李盛铎在戊戌变法中政治态度的变化,但作者过于强调他是在荣禄的压力下才变节的。我不知道作者的史料根据是什么。如今,关于戊戌变法的论文和书籍已有很多了,但是辑集的具体史料仍嫌太少。史家过于着眼对重大事件的研究,而对于历史风云中许多投机派官僚们的研究却微乎其微。据我所知,当时的投机派不仅有袁世凯、李盛铎,还有王文韶、刘坤一等大官僚,都曾经捐银参加强学会,政治气候变化后又退出。其实,仔细研究探讨这些投机派官僚的心理变化过程,既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专制政治体制的阴暗腐败,也能察觉传统道德文化所出现的不可弥补的裂痕。特别是戊戌年间那一批投机政客,后来在民国初期大都成了高官显宦,中华民族走向民主共和的紧要时期,却由这些政客操弄权柄,假公济私,以致误国误民,把国家拉入一片战乱中去,难道其中就没有历史教训可吸取吗?
1997年11月7日的《北京日报》曾经刊登一篇文章《大英图书馆发现中国手卷伪作数百件》,其中披露一事:大英图书馆手卷藏品负责人苏娜・怀特菲尔德宣布,经新的科学检测方法揭示,目前在大英图书馆收藏的一万五千卷中国字画中手卷伪品达600件。这些赝品中的一部分是由李盛铎伪造的。由于李盛铎是声名显赫的大藏书家,所以外国购买者对其经手的古董不至于发生怀疑。据说,此事大概发生在辛亥革命后,李盛铎曾经将一批运往国家图书馆的敦煌手卷珍品私自拿到家中,然后作伪。后来他将这批作伪的敦煌手卷卖给了日本人,又辗转流传到了伦敦的大英图书馆。
到了20世纪末期,默默无闻已久的李盛铎又重新出现在各国的报刊上。可是,这名是丑名,玷污了他做为一名藏书家的声誉。